P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产业动态 >

 
 

少年强则中华强 零部件强则中国汽车强

媒体:搜狐博客  作者:杨再舜
专业号:chenwei 2013/11/25 8:44:28

上周在无锡灵山应全国乘用车配件联席会和事成(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之邀,参加了“第五届汽车企业售后与配件高层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大主流车企、零部件公司及研究机构的与会代表们都有以一个共识:即汽车产销量虽连续荣获世界第一的桂冠,但全是浮云,没根基,因为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不能做大做强,中国永远也成不了汽车强国!充其量只是一个跨国汽车公司海外殖民地工厂而已罢了。

如今中国汽车产业规模之大,全球第一,她恰似一具硕大无朋的“恐龙”,虽能够上下左右前后地狂奔猛跑,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巨大的“恐龙”只图有其表,而“大脑”与“心肝五脏”内核却是以市场换技术或干脆用白花花的真金白银买来的,而主动请洋人给安装上的或借助于洋人的技术给整合上的。

在这其过程中,中国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也促使了这具畸形怪胎的诞生和成长为目前的“恐龙”巨人。改革开放以来至今,中国车企都在间接或直接地在为博世、 法雷奥、TRW、采埃孚、电装、TRW、巴斯夫、江森自控、德尔福、伟世通、佛吉亚、锦湖、韩泰,固特异、倍耐力、邓禄普、普利司通、优科豪马,米其林等跨国零部件公司在打工,在为他们赚取中国人民的血汗钱!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 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先哲梁起超先生对中华少年的殷切希望与期待,他嗟呼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近百年来这一振耳发聩嗟呼,具有醍醐灌顶的作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市场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扩大,更多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汽车市场,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市场的竞争模式必已发生巨大的变革,其标志就是汽车零部件产业在整车企业的拉动下,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产业的集聚效应已经显现。

虽中国已成为全球汽车产销大国,今年将创历史新高2100万辆以上,然而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自主开发能力薄弱、消费政策不完善等问题依然突出, 能源、环保、城市交通等制约日益显现。尤其是在华外资零部件企业的不断打压,中国汽车自主零部件产业发展形势十分严峻。

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行业散、慢、乱,产业集中度不高,绝大多数的小规模企业既没有充足的运作资金,也缺乏研发能力,根本无法研制出先进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这些问题不但妨碍了中国零部件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对整车制造行业产生了相当的牵制。

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竞争仍处‘春秋战国’时期,基本上在所有领域,都存在着日益激烈的竞争,既有本土与国际公司间的竞争,不同区域背景的国际公司之间的竞争和相互渗透也在升级。”

自主品牌企业相比,外资汽车零部件跨国企业大都实力雄厚,在相关配套领域拥有强大的同步开发能力与同步开发机会、经验数据积累和大量的研发资金投入。相反中国本土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大多缺乏同步开发能力,而只具备按样件开发或按图纸开发的能力,在零部件高技术领域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的中国自主零部件企业其产品和市场主要集中在中低端方面,尤其是在科技含量较高的汽车电子产品和电控机械零部件新产品的研发、创新方面严重不足。

此 外,在高端零部件领域里国内企业根本无法与国际上的企业竞争,自主品牌及合资汽车企业并不屑于本土零部件企业的技术观念,即便是有个别零部件企业的技术达到一定的水平,但在同等条件下,整车企业依然会采用跨国零部件企业产品,最终导致即使有技术的零部件企业也陷入企业生存困境。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内汽车行业升级换代,自主品牌纷纷进入转型升级期。但由于国内零部件企业并没有跟上自主品牌升级的脚步,在新一轮竞争中,合资零部件公司正在逐步吞没原属于自主零部件的势力范围并借助中国消费升级对外资汽车零部件的需求,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保持原有高端产品市场的同时,也在积极开发低成本的产品,不断向中低端市场扩张。

正是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的这一策略,使其在中国汽车行业的渗透率越来越高。在华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率先在中国实现了规模化,加快投资中国步伐并向纵深发展,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将更多承担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中国的二级供应商角色。

跨国汽车公司一直标榜的国产化率的提高,是通过采购外资零部件公司在华分厂的产品来实现的;而自主品牌们一直鼓吹的零部件配套国际化,也逐渐将中国自主零部件企业逼进边缘化的境地。其结果仅仅是使国外零部件厂商将工厂由国外搬到了中国,仅仅是零部件的产地由国外变为了中国,相应的知识产权、人才、利润仍掌握 在外企的手中,中国人每天每时每刻都是在为洋老板在打工。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已经将新能 源汽车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此形势下全国各地建立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的动作已经全面展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将成投资热点,中国新能源汽车及 关键零部件领域的外商投资正在不断加大之中,而且几乎也是全盘控制其关键性零部件总成。根据相关统计,在欧美日韩等成熟汽车市场中,整车的销售利润约占整 个汽车业利润的10%左右,零部件供应商约占30%上下,剩下60%的利润在服务市场中产生。

目前,我国零部件行业在汽车工业中的重要性在逐步提高,零部件产业在汽车工业中约占35%的比重,相比于国际60%-70%水准仍然较低,表明其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当下在中国投资的零部件企业已接近500家,全球排名前20位的著名汽车零部件公司多数已通过合资或独资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外资统治下的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

眼下,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变速器等零部件核心技术领域掌控90%以上份额外,汽车内饰、车灯等非核心零部件领域,外资的比例也在进一步提高。而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的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只能用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来争取市场份额。

重型柴油发动机基本上由美国康明斯公司所掌控。康明斯公司在中国建立东风康明斯、西安康明斯、重庆康明斯、福田康明斯四家公司,康明斯几乎垄断了中国高端重型柴油机市场。

高压共轨电喷系统基本由德国博世、美国德尔福、日本电装等几乎垄断了所有中国电喷市场份额,其中德国博世的市场份额超过了六成以上。

重型车变速器基本由美国伊顿、德国采埃孚两家公司所控制着全球重型变速器的研发和销售,几乎垄断了中国重型变速器市场,两家国际变速器巨头均已在中国设厂。轿车变速器基本由丰田控股的爱信公司所掌控,并已将触角延伸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各个角落,无论合资还是自主车企首选爱信变速器成了唯一。

汽车内外饰部件基本由美国江森自控、德尔福、伟世通、德国伟巴斯特和法国佛吉亚为代表的跨国零部件巨头,不但为国内汽车厂商制造座椅、仪表台、扶手、车门内饰、车顶内饰、保险杠、车灯、雨刮、空调等内饰、外饰部件,而且在车型设计之初就参与内饰与外饰的设计。上述几家公司为几乎所有的国内乘用车生产企业设计、制造内饰与外饰部件。

轮胎基本从低端的韩国锦湖、韩泰到中端的美国固特异、意大利倍耐力、日本邓禄普、普利司通、优科豪马,再到高端的法国米其林,无一不是清一色的外资。国产轮胎的市场大多仅局限于底端微型客车、微型卡车、轻型卡车、轻型客车和农用车等。

从 自主品牌到合资品牌、从轿车到卡车、从汽油车到柴油车,中国消费者每买一辆车就会向上述外企贡献上千或上万元的利润。随着我国整车销售市场的不断扩大,从 其中分得一杯羹的外资零部件产业获利也必将随之增长,赚得钵满盆满。而中国本土汽车公司只要能够“整合全球造车资源”,就能攒出一辆整车”的耻辱说法。

进 入新千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与其高增长相对应的是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纷纷进入了新一轮投资高峰期。特别是随着中国汽车行业升级换代,自主品牌汽 车企业纷纷进入转型升级期,由于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并没有跟上自主品牌汽车升级的脚步,在新一轮竞争中,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正在逐步吞没本土汽车零部件企 业的势力范围。

如过去10年,博世在中国实现了25%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其中仅 2012年销售额就达417亿元,占据其全球销售额的10%。目前,中国已成为博世海外第一大市场。博世计划继续加大在中国市场投资,仅今年就计划在汽车 技术、售后市场等方面增加30亿元左右投资。去年,自主品牌业务已占博世在华业务的60%以上。预期未来依赖博世技术的程度将不会减少而日趋加大。

2012年,法国汽车零部件巨头法雷奥中国销售额已突破100亿元人民币,占集团销售额10%。该公司预计到2015年这一数字还将翻番,届时中国将成为其最大的海外市场。目前,法雷奥则已经在中国建立了22家工厂。

2012年,德国采埃孚公司在中国市场营利水平几乎与北美地区相当,甚至还超过其水平。采埃孚商用车事业部中国区业绩较上年增幅超过28%,2012年ZFDS销售收入9050万欧元,同比增加20%,远领先于行业。采埃孚则计划今年在中国再投产两个生产基地。

2012年,美国天合TRW在中国业务已经占到该公司全球业务的近20%。由于中国业务的迅猛发展,天合TRW在中国的增长速度远高于预期,每一年TRW都要追加投资上亿美元,中国业务已经占到该企业全球业务的15%,超过TRW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投资额。

2012 年,德尔福亚太区占全球销售额的近20%,其中中国市场占居三分之二以上,目标是要把这一份额的比例提高到30%;要把全球三分之一的柴油系统产品产能放在中国。德尔福在中国已经有26家运营机构,并在上海、苏州设有生产基地。目前,德尔福在中国的投资已经超过5亿美元以上。

鉴于对中国整车整体市场看好的预期信心指标,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这些年来再掀新一轮投资潮,纷纷加快在中国市场投资、布局的同时,深入本地的战略重点放在在中国市场建立本地化的研发中心,其目的主要是期待高投入迎来高回报,表明其对未来中国汽车市场不二法门的强大信心。

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不仅在华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并殖根于本地化市场,外资零部件巨头的这一战略战术,使其在我国汽车行业的渗透率越来越高,垄断和控制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中国汽车工业陷入境外零部件的沼泽越来越深,无法抵抗和与之抗衡而快速衰落。

无庸置疑,跨国公司本土能力越强,对本土自主零部件企业造成竞争的压力就会更大,并成为摧毁中国零部件产业的催化剂,已经彻底改变了中国现有零部件企业的格局。中国零部件企业续乘用车与商用车整车企业之后,已经沦陷为外资的附庸和海外殖民地工场,中国汽车工业只能做成全球最大市场而无望成为汽车强国。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主办单位:中国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发展中心秘书处 承办单位: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E-MAIL:chenwei@chinacapac.com

基于 E-file 技术构建